| 当现代人还在为外卖超时和快递延误烦恼时,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朝廷早已玩转了“生鲜极速达”的高级玩法。荆州出土的松柏汉简《令丙第九》,就记录了一场关于枇杷的"国家级特供行动",其严谨程度堪比现代物流管理手册。 【图片】荆州博物馆藏西汉木牍·令丙第九 瞧,《令丙第九》木简上工整地写着:“丞相言:请令西成、成固、南郑献枇杷各十……”这可不是普通的购物清单,原来是汉文帝时期命汉中郡三县向朝廷进献枇杷的诏书,要求汉中三县精选优质枇杷进贡朝廷呢。 展开剩余69%但汉代的“生鲜配送”可没那么简单: 1、配额制+互助制:三县各出十筐,不足就互相补足,实在不够也要如实上报。 2、物流天团:专门规划运输路线,每个县都要报备人手,驿站接力传送,人手不够还得临时调配。 3、全程监控:每过一个驿站都要登记时间,日夜兼程直奔长安司马门。 4、御史台考核:哪个环节耽误了时间,哪批果子不够新鲜,都要追责到底。这哪是送水果,分明是在进行一场国家级物流压力测试! 谁能想到,杜甫笔下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驿马飞驰,早在西汉就已形成严密的制度?如今,当我们凝视这带着岁月痕迹的珍贵木简,仿佛仍能听见两千年前驿道上急促的马蹄声,看见那些伏案疾书的基层小吏忙碌的身影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这些看似寻常的公务记录,竟成为今人解读中华文明的重要密码。 简牍就像时光胶囊,封存着古人最真实的生活智慧。从一枚枇杷的进贡之旅,我们不仅窥见了一个朝代的精密运作,更触摸到了中华文化中那份历久弥新的匠心传承。 【简牍展览信息】 4月18日,“简牍不简——简牍文化主题展”在长沙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。展览精心选取30个生动的简牍故事,从典籍文献、政治制度、民俗风情等多个维度,带领观众探寻简牍中蕴藏的千年历史密码。 现场不仅展出了长沙市图书馆珍藏的60余册简牍类纸质文献,还配套呈现了20余册相关电子文献资源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长沙简牍博物馆的珍贵馆藏——包括居延新简《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》和走马楼吴简《弟子黄朝再拜》在内的代表性简牍文物复制品也在展览中精彩亮相。 展览主题:简牍不简——简牍文化主题展 主办单位: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承办单位:长沙图书馆、长沙简牍博物馆 展览地点:长沙图书馆一楼知书廊 展览时间:2025年4月18日起 发布于:北京市
|